融科智地姜波:只有理智与坚持 才可抵达成功
人物档案
姜波,清华大学工学学士,从事房地产行业12年。摩羯座的男人,典型的工科男与人文主义集大成者。天性喜文,却一直在与土地和房子打交道。
2010年加入融科智地,现任融科智地西南大区副总经理,主管营销和产业招商工作。在房地产领域奋斗10余载,他参与的项目遍及北京、天津、武汉、长沙、重庆、大连等多个城市,荣誉等身。
荣誉的光环下,路过荆棘或者鲜花,始终不变的,是姜波对社会、对企业、对员工、对客户的责任感,以及对企业文化孜孜以求的传承、传递和传播。
前言
2016年的最后一个长假已然过去,云南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的焦点。而在云南除了支柱性的旅游产业,最受人瞩目的还有高新技术产业。
据悉,“十二五”期间,昆明泛亚科技新区率先迈入全省千亿园区行列,累计实现园区总收入6876亿元,园区总产值4768亿元,同比增长112.5%和80.53%。在让人侧目的成绩之下,泛亚科技新区地段无疑受到了众多房企的热捧,片区内七盘鼎立,群雄争霸。而在这之中最吸引人的,要属泛亚科技新区的封面地标之作——“联想科技城”,它是片区内体量最大、开发较早的代表性项目,对片区的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。这个在昆明泛亚科技新区经典重现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一经面世,便已引起了云南业界的广泛关注,既源于它已经在多个城市屡创传奇的销售佳绩,更源于它有口皆碑的完美品质理念。
而这一理念正是来自融科智地西南大区副总经理姜波。在联想科技城记者见到了正在接待客户的姜波。一副黑框眼镜,带着少许的书卷气,但眼神很犀利。正在带领客户介绍项目的姜波话不多,但逻辑清晰,双方相谈气氛正好。双方言谈中,记者冒昧偷听了几句,发现姜波善于通过多地项目来为客户对比介绍,从不说自己的项目好,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:“我们这样看......”。接待完客户后,姜波在联想科技城办公室正式接待了记者。
谈项目“口碑与规划成就成功”
姜波从业12年以来,辗转全国多地,涉及项目遍布全国,自身也涉及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环节,不断地挑战自我,不断地挑战新市场,挑战新项目。“逆境不可怕,每次突破逆境都将会是人生的一次升华,失败了也无非是场磨炼。”姜波这样对记者评论自己过去的12年。
自从房地产行业进入“白银时代”后,企业的生存空间一直在持续的收缩。12年的房地产经历,见证了房地产行业由“黄金时代”向“白银时代”的转变。对于这个行业的未来姜波谈到,“房地产行业未来无所谓好坏,它仍将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一环,它会有起伏、会有周期,大环境总是在变化的,企业在每种变化下都会有其生存发展之道,此道唯有适者可得。”姜波说出这话是有底气的,联想科技城周边不乏一线房企所开发的楼盘,但联想科技城三期开盘当日销售额高达5.8亿,去化率位居泛亚科技新区楼盘首位。
已经交房一年的联想科技城住宅一期,在业界声誉卓著,很多高端品质体验的创新规划、唯美设计,到现在都“一直被模仿、从未被超越”。姜波表示,这个地段本身的科技气息浓厚,应该有这么一个作品去匹配它,才对的起这里的环境。而整个项目的体量较大,可以实现的想法也就很多,对应的也就出现了“联想科技城”这样大型的城市综合体。所以我们的住宅和商业相得益彰,市场反响强烈,开盘以来就经常占据着各种榜单的榜首位置,对整个板块的格局划分和重心偏转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。
在谈到联想科技城的成功秘诀时姜波说道:“口碑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财富。”
联想科技城和周边项目比有一些先天的优势,如区位、产品、规划等,这些对于项目的成功有极大的助力,但是这些不会永远都是你的核心竞争力,随着各种变化,有些可能会成为劣势。唯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的优势,就是人和理念。我们的团队能够做到客户至上,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,都要尽力去满足客户的需求。真诚、热情、用心,由此形成的口碑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财富。
谈楼市“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应与改变”
联想科技城高端商业中心“云智时代中心”正在建设之中,而在十一期间剧烈波动的房价,在“撩拨”所有人的同时,也在考验着所有房企。
记者就昆明目前楼市的冷静与外部市场的火热追问姜波的看法,他却并不过于热衷于这个话题,反而一再提醒记者,不要总是关注那些最高价,而应该关注城市格局和整体行情。
“房地产,尤其是中国的房地产,其复杂程度根本不是能用经济学模型能够解决的。疯狂上涨也好,疯狂下跌也罢,都是在特定的小周期,特定的政策,特定的区域,一系列前置条件下引发的,不会是常态,更不能用来评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。总的来看,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稳步增长的大周期内,任何小周期的波动影响不了这个基本面。”
“对于昆明楼市,从经济、人口、供需等方面来看,很难具备大涨大跌的条件,从长时期来看还是会紧跟整体行业的大趋势,预计量价会维持稳中小增。短期内,由于前些年的供应结构,昆明楼市仍将以去库存、调结构为主要方向。”
在姜波看来,市场也好企业也罢,在这个时代都需要“事不凝滞,理贵变通”。这也是在谈话中姜波第二次谈及改变。
“就整个行业而言,未来房地产行业在两个方向上会有很好的前景,一个方向是传统的地产开发业务大规模集中,业内的并购重组会越来越多,最终传统开发资源将大部分集中在一些航母级的企业里,这部分企业将依靠规模优势来实现其利润诉求;另一个方向是基于创新的专业化开发业务,一些企业在规模化扩张的道路上已经失去了先机,但如果在特定领域培养出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力,一样可以在房地产行业占有一席之地,我个人更看好以为客户提供极致服务作为核心能力的开发方向,如以园区运营为企业提供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园开发等。”作为从业12年的地产老兵,姜波的观点听起来不像一个企业高管,更像一位媒体特约评论员,冷静,客观。
谈成绩“团队才是事业的基础”
作为一个典型摩羯座理工男,姜波话不多,但在采访中句句分析在理。或许正是由于姜波话不多,追随他多年的员工们有时会感到如履薄冰。对此姜波表示“我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,大家在一个团队,工作时我不苟言笑,私下里我还是乐于和大家交流的。”说到这里他突然笑起来,“他们也比较能适应我的要求,毕竟只要工作做的漂亮,我是从不介意他们拿我吐槽的。”
被问及对于团队管理有什么诀窍时,姜波坚定的说道:“信任与制度。”
“团队是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一群人,作为团队带头人,要做的不单单是盯着整个团队的目标,还要让团队里每个人都能够更大程度的实现个人的目标和诉求。驱动团队前进的不是领导也不是目标,是制度!在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下,团队成员是处在这样的状态下的:有红线限制,有发挥空间,有利益满足,有自我实现。同时给予下属足够的信任,同时让团队内部相互之间也有足够的信任。用人不疑,才能让下属有足够的动力和信心。靠信任建立起来的团队才是真正的团队。”
从业12年辗转多个城市,他经历过工作环境的数次变动,包话公司更换、职务调整、城市迁转。“每一次归零,我都视为一次再出发,一次新的开始。我总认为,人生总要面对很多不顺甚至打击,如果畏葸不前,那你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原地踏步。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,就看你敢不敢担当、有没有智慧、会不会做人、能不能坚持。逆境不可怕,每次突破逆境都将会是人生的一次升华,失败了也无非是场磨炼。”
后记
对于来昆明这件事情他笑着说:“来昆明是颇有缘分的,毕竟西南联大曾在这里办学,昆明也算我的半个主场。”
姜波看他履历会发现他是一个绝对理性的工科男,但翻看他的朋友圈你会发现,这是一个文人心的理工男,他热衷于古典文学,私下里喜欢写两首小诗。热爱体育运动,热衷于踢球,是拜仁的铁杆球迷。痴迷于长跑,多次参加北京马拉松斩获名次。对于他众多爱好,他这样评价:“其实,工作生活的状态是需要不时的切换的,不能总陷在一种状态下。这些爱好给了我很多可供切换的方向,一张一弛间,神清气爽。”
话不多,但眼神很犀利,这是姜波留给记者的最深印象。
“我做事情有股执着劲儿,坚信用心尽力没什么做不到,所以哪怕一无所有从头再来,我也坚信自己可以做到。当然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做到,但尽量地用心、用力去做好一件事情,不给自己留下遗憾,我享受这样接近圆满的过程。”
- 绿地控股第一大股东近期累计减持2.33亿股 2022-05-19
- “昆明市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”上线住房公积金贷款预审服务 2022-05-19
- 民营房企融资困境破局! 2022-05-19
- 4月房企到位资金再创新低 2022-05-19
- 4月昆明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.1% 同比降2.9% 2022-05-18
- 昆明土投公司2亿元短期融资券申购利率最高5.8% 2022-05-18
- 碧桂园向一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695.57万份购股权 2022-05-18
- 万科将于5月19日支付2020年第二期公司债利息 2022-05-18
- 财政部:1-4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9.8% 房产税1268亿元 2022-05-18
- 融创房地产:40亿元公司债将分期偿付 2022-05-17